调节规律的选择
一、选择的原则
选择调节规律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器与被控对象能默契地配合,是构成的调节系统能够满足调节品质的要求。
选择调节器的调节规律时,主要根据广义对象(包括制冷等装置)的特性、负荷变化的状况(温度、空间大小)、主要干扰和对调节品质的要求等方面,按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,同时应考领导控制系统的经济性、投入运行方便和维护工作量等因素。
二、线形控制规律的选择
1.比例调节规律(P)
比例调节规律是最基本、最主要的调节规律,其特点是输出与输入偏差成正比,迅速有力地克服干扰的影响,过渡时间短。比例调节适用于干扰变化较小、自衡能力强、对象特征比τ/较小、符合变化不显著、工艺允许有静差、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空调自控系统,一般温度控制均可采用比例控制规律,由于比例只有一个参数——比例带,所以现场整定简便,主要缺点是存在静差。
2.比例积分调节规律(PI)
比例积分调节规律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调节规律,其特点是输出和输入的积分成比例,即能消除静差,又能产生较积分调节快得多的相应。一般来说,积分时间越小、积分作用越强。就会加剧震荡,使稳定性下降,但消除静差的能力增强。PI调节规律是和符合变化较稳定、系统惯性不大,工艺要求不允许有静差的控制系统。例如温度、流量控制系统多采用PI调节器可直接控制电动调节阀和执行器的开大与关小。
3.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(PID)
PID调节规律又称三作用调节规律,是常规调节中功能较完善的一种调节规律。它综合了各种调节规律的特点,具有较好的控制特性。它的特点是PD作用能克服对象的滞后、减少动态偏差,提高稳定性。积分作用(I)能消除静差,适当调整比例带(δ)、积分时间()、微分时间(),就能得到较高的调节品质。它能用在要求控制精度高、工艺要求无静差的场合,例如温度、湿度等控制系统常采用PID调节规律。
控制方案确定前,应先确定被控变量如温度、控制设备(如送风机、新风阀、回风阀制冷机等)、检测参数(如新风、回风、送风温度、室内温湿度,室内正压度等)。控制方案的确定就是确定哪些检测参数通过控制器控制哪些设备、调节哪些被控变量。确定了控制器、传感器、被控参数、检测参数组成的网络。
- 相关文章:
保障冷库温度需注意制冷剂是否正常循环 (2015-3-18 23:51:56)
氨制冷系统中管道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(2015-3-12 22:54:45)
氨制冷系统和氟利昂冷库哪个更有优势 (2015-3-11 12:42:53)
氨制冷系统改氟制冷系统科学吗 (2015-3-11 12:36:38)
氨气泄露报警器是氨制冷系统必备防护用品 (2015-3-10 12:42:30)
氨制冷的冷库管理及安全知识 (2015-3-9 11:8:23)
氟利昂制冷设备中制冷剂的处理方法 (2014-3-3 18:39:7)
冷却塔的维护保养 (2014-3-3 18:13:25)
制冷操作工交接班的工作内容 (2014-2-23 19:40:31)
制冷系统的运行管理与交接班 (2014-2-22 21:20:23)
蒸发温度的变化与制冷量、功耗的关系 (2014-2-21 20:51:39)
制冷系统运行参数的调整 (2014-2-20 21:4:48)
- 留言列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