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冷技术中心-专业提供制冷技术资料及制冷技术咨询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400-655-3598

当前位置:首页»技术文献 » 正文

调节规律的选择

责任编辑:admin2013-3-23 20:30:55

一、选择的原则


  选择调节规律的目的是为了调节器与被控对象能默契地配合,是构成的调节系统能够满足调节品质的要求。


  选择调节器的调节规律时,主要根据广义对象(包括制冷等装置)的特性、负荷变化的状况(温度、空间大小)、主要干扰和对调节品质的要求等方面,按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,同时应考领导控制系统的经济性、投入运行方便和维护工作量等因素。


二、线形控制规律的选择


1.比例调节规律(P)


  比例调节规律是最基本、最主要的调节规律,其特点是输出与输入偏差成正比,迅速有力地克服干扰的影响,过渡时间短。比例调节适用于干扰变化较小、自衡能力强、对象特征比τ/较小、符合变化不显著、工艺允许有静差、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空调自控系统,一般温度控制均可采用比例控制规律,由于比例只有一个参数——比例带,所以现场整定简便,主要缺点是存在静差。


2.比例积分调节规律(PI)


  比例积分调节规律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调节规律,其特点是输出和输入的积分成比例,即能消除静差,又能产生较积分调节快得多的相应。一般来说,积分时间越小、积分作用越强。就会加剧震荡,使稳定性下降,但消除静差的能力增强。PI调节规律是和符合变化较稳定、系统惯性不大,工艺要求不允许有静差的控制系统。例如温度、流量控制系统多采用PI调节器可直接控制电动调节阀和执行器的开大与关小。


3.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(PID)


  PID调节规律又称三作用调节规律,是常规调节中功能较完善的一种调节规律。它综合了各种调节规律的特点,具有较好的控制特性。它的特点是PD作用能克服对象的滞后、减少动态偏差,提高稳定性。积分作用(I)能消除静差,适当调整比例带(δ)、积分时间()、微分时间(),就能得到较高的调节品质。它能用在要求控制精度高、工艺要求无静差的场合,例如温度、湿度等控制系统常采用PID调节规律。


  控制方案确定前,应先确定被控变量如温度、控制设备(如送风机、新风阀、回风阀制冷机等)、检测参数(如新风、回风、送风温度、室内温湿度,室内正压度等)。控制方案的确定就是确定哪些检测参数通过控制器控制哪些设备、调节哪些被控变量。确定了控制器、传感器、被控参数、检测参数组成的网络。


查看更多关于 制冷系统  冷库管理  
上一篇:压缩机电机烧毁的原因 下一篇: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步骤